2025年08月02日
微信

第五届全球华人宣教会议 | 21世纪华人基督徒长者之门训与契机

作者: 刘索菲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8月01日 14:38 |
播放

2025年7月8日晚上,第五届全球华人宣教会议——21世纪华人基督徒长者之门训与契机线上举行。主讲人叶高芳博士从长者门训的契机、动机和新机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叶高芳博士,现任国际真爱家庭协会会长,是推展专业家庭服务的先驱者,全球华人著名的家庭教育与协谈专家。享有“心灵捕手”及“亲情大师”的美誉。拥有家庭协谈学博士、协谈心理学博士,也是跨文化协谈心理学博士后研究员。

一、长者门训的契机

首先,叶博士明确了“长者”的年龄段。虽然有些地方认为长者是指60岁以上的人,但目前国际认定的长者或者老年人是指65岁以上的人。

根据2024年底全球人口老化的统计数据,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7%则被称为高龄化国家,超过14%是高龄国家,超过20%则是超高龄国家。数据显示,美国人口老化占比18.4%,台湾占比19.2%,中国占比22%,日本则占比29.3%。如果按照这个趋势来预估的话,到2030年,有些国家的长者人口会多于儿童和少年的总数。

有句话叫“人生七十古来稀”,然而圣书记载,“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过去老年人的问题很少被谈及甚至不被谈及,因为这个群体人数不多,不需要特别关心和关注。但现在情况已经变了,叶博士表示他在参加一个长辈会讲座时,因为一句话“一般的人可以活到80岁,健康可以活到90岁”而遭到了台下一位老弟兄的“抗议”,老弟兄表示“我们当中好多人都90岁了”,叶博士表示抱歉后,修改之前的那句话为“一般的人可以活到90岁,健康可以活到100岁”。

由此可见,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即60/65-100岁的人越来越多。过去老年期是一个人人生阶段中很短的一个时期,但现在老年期(65-100岁)变成人生中最长的一个阶段,可以达到30年左右的时间。“这么长的人生的阶段,这么多的长者,岂不是看到对长者门训的具体又很现实的契机吗?”叶博士继续说,“这是长者人口最多的世代,也是长者门训最佳的世代。”

二、长者门训的动机

长者门训的“动机”指的是,让人们感觉到“迫切感、必要感、有具体需要的动力”。

叶博士表示,他曾问过一些基督徒长者的人生愿望,概括起来是“四好”——好吃(胃口好) 、好拉(消化好)、好睡、好死。但他认为,除了这四好,还要再加一个好——“好活”,即“人生五好”。

圣书记载:“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智慧的心指的是懂得“珍爱生命,好好活着”。而“好活”就是“在主爱恩典中好好活着。”

那基督徒长者如何才能“好活”?叶博士从以下四点进行了分享。

(一)老年期是人生的再出发

当一个长者说“我老了”的时候,似乎是在感慨,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还能做什么?

上班的人期待退休,可以游山玩水,但“退休”这个词不符合让老人“好好活着”的状态。

“退休”的英文“Retire”可以变成两个词“Re-tire”(换新轮胎)。把车的旧轮胎换成新的,不是要把车摆在车库里,而是要重新出发,让车再跑个几千公里、几万公里。“长者的这个阶段就是重新换轮胎,人生的再出发。”叶博士说。

“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他以此激励长者重新再出发。

(二)老年期是成长的良机

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我们很熟悉这句话的前半部分,耶稣来了是要叫我们得到新的生命。但叶博士表示,这句话的后半部分从漫长的信耶稣的阶段来看,是更重要的,即得“更丰盛”的生命。

“生命更丰盛来自学习与成长——终生学习”,即在灵性、身体、与人的关系、与上帝的关系等方面都要不断学习。他表示,“活到老学到老”换句话说是“活到死学到死”。

而学习不只是年轻人才可以做的事情,长者依然可以。叶博士表示,曾有一对八十多岁的高龄老人参加夫妻营;也曾有位一百岁的老阿姨获得大学博士学位。

(三)老年人仍可结出果实

“他们栽于耶和华的殿中,发旺在我们上帝的殿里。他们年老的时候仍要结果子,要满了汁浆而常发青。”每一个长者都可以迈向结果实的祝福。

叶博士分享,他认识一位基督徒长者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榜样,这位长者经常参加一些教会的活动和课程的学习,也在自家后院学习种瓜果,甚至连专业的果农都很佩服他;他也在教会负责敲钟的服事。叶博士家也种了一些三四十年的老果树,且这些老果树的果实越长越多、越长越大,其中就包括直径18inch(英寸)的大番石榴。

(四)白发是老年人的冠冕

有句话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教会也一样,“教会有一老如有一宝”。

叶博士用使徒保罗对提摩太的勉励“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信心、爱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来鼓励基督徒长者,“不可叫人小看你年长,总要在言语、行为、信心、爱心、清洁上,都作年轻信徒的榜样。”

一位基督徒弟兄诚实地表达了自己虽然信了耶稣,但到了老年的阶段,就像个“三等人”(不是高低程度的三等)——等吃、等睡、等死——的生活状态。后来他跟着牧师学习圣书,对长辈进行陪伴、关怀和探访等工作,以至于后来可以带长辈的小组。他告白,他从“三等人”变成了“一等人”,即每个礼拜“等一件事情”——“什么时候我可以来教会学习,什么时候我可以去关心别人,什么时候我可以和牧师一起去同工。”这位长辈不仅激励了其他长辈和中年人,甚至激励了不少像保罗带出来的提摩太一样的年轻人。

老人希望能寿终正寝,“寿终”即“好死”,然而,叶博士表示,长辈们不应该只是期待“寿终好死”,还可以进入到“善终”——在人生结束的时候带出一个好的榜样。

三、长者门训的新机

长者门训的新机是指根据长者门训的契机和动机来规划和开展长辈的门训。

而对长者的门训要有一种整全观。与一些长辈事工强调对长者身体的照顾不同,叶博士强调:“长者的门训不只是帮助长者全人更健康和生命更丰盛,也应该装备他们参与关怀、宣教和带领别人成为主的门徒。”

“你们要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叶博士从长者门训的角度看这节经文,不只是要让长者作耶稣的门徒,也希望他们成为门徒之后,被差遣出去,带领更多的门徒。长辈要成为“不只是被带领,也成为带出更多门徒的人。”

叶博士具体介绍了整全的长者门训包括的四个角度:
(一)激励长者:常在基督里 连接于基督。这是长者个人生命的成长。
(二)帮助长者:可以从身(生活的照顾)、心(心理的困扰)、群(亲情的珍惜)、灵(灵命的坚定)对长者进行帮助。叶博士特别强调,对于那些丧偶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基督徒长者要特别关怀他们情绪和心情上的失落。
(三)陪伴长者:生、老、苦、病、死是人生要经历的阶段,对于长者来说,他们经历最多的是老、苦、病、死的阶段。如果在这些阶段能很好地陪伴他们,那么他们人生的每个阶段,包括苦难的阶段生命也能更丰盛。
(四)装备长者:长辈自己先被长者门训造就,带出生命的更成长和更健康,就可以成为关心长者的“导友”,去陪伴长辈。对这些长辈继续进行培训,他们就可以成为带领其他长辈的门徒,进而成为“导师”。

不只是停留于理论,叶博士也提供了一个整全的长者门训证书班课程,包括三个阶段:
基础班:成长与实践(门徒成长)
进阶班:关怀与助人(门徒导友)
高阶班:门训与培训(门徒导师)

最后,叶博士以“长者门训,老年不晚!”作为结语进行呼吁:“这是全球最高龄化的世代,却是长者门训最缺的世代,长辈事工当规划长者门训,教会机构和神学院一起来。”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